黑河市厂房主体结构安全检测评估认证单位
一、黑河市厂房主体结构安全检测:
与普通的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厂房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结构设计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建筑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厂房中不但有生产设备等固定荷载,还包括设备运输、维修、操作等工作中产生的活荷载。若厂房结构的荷载取值不合理,或者采用的荷载组合不恰当,则必然会给厂房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一般来讲,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下称荷载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并结合不同生产设备的荷载特点来设计相应的荷载组合。
1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楼面活荷载取值的影响因素
荷载规范中荷载特征值是基于设计基准期内的概率统计而确定的。对工业厂房设计中,设备荷载及与设备相关的偶然荷载应考虑其出现概率,并结合相关工艺资料来确定其荷载设计特征值及组合系数。对于设备荷载,还应按照规范要求“需按照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能出现的不利位置”进行设计。对于设计人员来讲,明确设备相关各种荷载特性,有针对性的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荷载输入是结构设计的前提。目前影响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1荷载流线
如果设计人员只是对公共建筑设计进行设计,则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的聚集以及如何分散,为此,需要设计人员按照流线位置来确定出可变荷载的数值,工业厂房建筑不仅仅需要对人员流线进行必要的考虑,还需要对运输流线进行分析,因为运输流向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设备荷载,其对工业厂房结构荷载的取值计算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对工业厂房的设备运输以及检修流线,尤其是应用哪些具体的运输方式都要清晰的掌握。比如某厂房建设使用的是车辆运输,则需要将其终的荷载应该包括车辆运输荷载;而如果选择使用吊车吊运,则还需要明确吊车临时停放的位置,防止出现误操作,以此造成楼板破坏,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多层盖板等;如果有些物质需要存储,重量比较大,这时还需要有关人员考虑该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荷载情况。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荷载取值时,刹车力以及搬运等都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具体的可变荷载取值范围,设计人员需要依据所使用的工艺,之后再乘以相应的系数。
1.2偶然荷载
一般而言,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业厂房,比如石油化工类的厂房,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厂房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偶然荷载因素,比如爆炸或者燃烧所产生的荷载等。偶然荷载出现的机率比较小,设计人员也需要考虑,并且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都根据施工工艺以及具体发生的概率来进行荷载取值。有关规范中,对工业厂房的偶然荷载设计计算,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公式,设计人员只需要按照公式要求一一带入其中,进行计算即可,因为工业厂房的类别不同,所使用的工艺也有差异,为此,设计人员在按照公式计算取值时,也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因为地震荷载与偶然荷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发生的概率都比较低,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在进行荷载系数组合时,两者不能组合在一起。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工业厂房荷载取值所使用的软件中有很多组合直接被软件设计为默认状态,很少有软件将偶然荷载设置为默认状态,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对偶然荷载进行计算,以此确保计算合理,树数值准确。
二、黑河市厂房主体结构安全检测单位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01房屋质量检测单位应依照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客观、公正地做好房屋质量检测工作。
02通过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检测等方式了解被检测房屋的基本结构情况和基础形式,了解被检测房屋的使用及改扩建情况,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03现场检测和记录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在施工前的完损状况。以文字、图示、照片等方式详细记录完损状况,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后房屋完损状况的对比依据。
04测量房屋的棱线倾斜和水平高差等初始变形状况,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后房屋变形状况的对比依据。
05调查拟建工程与被检测房屋的相对位置关系、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对周边房屋的保护措施等,调查并分析被检测房屋结构的薄弱环节,提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06布置房屋沉降监测点,在房屋关键部位布置裂缝监测点,测量沉降与裂缝监测点的初始值,并确定监测频率以及沉降、裂缝报警值等。
07房屋的完损状况应进行检查,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住宅楼居民室内进行检查时,检查户数不宜少于30%,且分布应具有代表性。
08施工前检测单位提交的检测报告应告知被检测房屋的业主,并需经被检测房屋的业主确认。
三、黑河市厂房主体结构安全检测的相关知识:
1)框架结构允许设置个别抗震墙;剪力墙结构也允许设置个别框架柱。不能看到结构布置里面有墙有柱就认定是框剪结构。判别的标准和依据是:框架柱承担的剪力是否小于总剪力值的20%。也不要机械地、想当然地看到有砼墙就是剪力墙(抗震墙),看到砼柱就是框架柱(有些同志在现场区分不了框架柱、构造柱、一般受力柱)
2)对排架与框架,门式刚架与钢排架,对结构冗余度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静定。如单跨框架、单向框架均不利于抗震。
3)节点是否刚接或铰接,要结合线刚度比值、构造状况(锚固与相互约束情况)进行判断。
2、如何从结构赘余度角度评判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震结构应该有多道抗震防线。对结构体系而言,赘余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具备多道抗震防线,有时候强震余震强且多,在地震的持续作用下,*道防线遭到破环,*二道、*三道防线就会接替抵抗地震作用,以避免强震导致建筑物倒塌。
对结构体系进行检查和鉴定分析时,须结合设计施工及使用管理资料进行概念判断。冗余度的概念与结构体系性密切相关,在结构分析中要充分重视。
1)框架结构一般是性能较差的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其中刚度大而承载力低的砌体填充墙实际上是与框架共同工作,但却是抗震性能差的*道防线,一旦它达到极限承载力,刚度退化较*,将把较多的地震作用转移到框架部分。
一般情况,有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抗震设计时只考虑填充墙重量和刚度对框架的不利影响,而不计入其承载力有利作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具有较好性能的多道防线的抗震结构,其中抗震墙既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又是*道抗震防线。抗震墙应有一定数量,其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小于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否则这种结构的特性不能很好发挥,框架部分仍应按主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设计。为承受抗震墙开裂后重分配的地震作用,任一层框架部分按框架和墙协同工作分析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各层按协同工作分析的地震剪力较大的1.5倍两者的较小值。
3)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连梁(包括非建筑功能需要的开洞)组成多肢联肢墙,使其具有优良的多道抗震防线性能。连梁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应与墙肢相匹配,避免连梁过强而使墙肢产生较大拉力而过早出现刚度和承载力退化。一般情况下,联肢墙宜采用弱连梁,即在地震作用下连梁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该层联肢墙所承受的总弯矩的20%。